|
在環境監測、水產養殖、污水處理和科學研究領域,臺式溶解氧水質分析儀是不可或缺的高精度儀器。其核心在于利用極譜法或熒光法傳感器,精確測量水體中溶解氧的濃度。然而,儀器的卓越性能并非無條件實現,其測量結果的準確性與長期穩定性,極大地依賴于一個適宜的使用環境。忽視環境要求,不僅會導致數據失真,更可能損害傳感器,縮短儀器壽命。以下是確保臺式溶解氧分析儀正常工作的關鍵環境要求。 一、 平穩防震的工作臺面 臺式溶解氧儀是高精度電子設備,內部具有靈敏的電路和光學元件(針對熒光法)。放置儀器的臺面必須堅固、水平且無劇烈震動。實驗臺的輕微晃動、關門或附近大型設備的運行帶來的震動,都可能干擾傳感器的穩定讀數,尤其在執行精確校準和測量低濃度樣品時,會導致數據漂移或不準確。因此,應避免將儀器放置在門窗旁、通風柜內或靠近離心機、振蕩器等設備的地方。 適宜的溫度與濕度范圍 溫度: 絕大多數臺式溶解氧儀的設計工作環境溫度在5°C至40°C之間。溫度過高會加速電子元件老化,影響電路穩定性;溫度過低則可能導致液晶顯示屏響應遲緩,甚至損壞。更重要的是,溶解氧的測量本身受溫度影響巨大(氧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),儀器雖具備溫度補償功能,但環境溫度的劇烈波動會使得補償不充分,引入誤差。因此,實驗室應保持相對恒溫,避免陽光直射和空調出風口正對儀器。 濕度: 環境濕度應控制在80%以下。過高的濕度是電子設備的大敵,它會導致內部電路短路、金屬觸點氧化、滋生霉菌,從而造成永久性損壞。尤其是在南方潮濕地區或梅雨季節,實驗室應配備除濕機,確保環境干燥。 二、 化學與氣流環境 這是最容易被忽視卻又至關重要的一點。溶解氧傳感器(尤其是極譜法的電極)直接與空氣接觸進行校準。如果實驗室空氣中含有高濃度的化學蒸汽,如有機溶劑(酒精、丙酮、苯)、酸性氣體(鹽酸、硝酸揮發氣)、硫化氫、氯氣等,這些物質可能會:毒化電極。 某些化學物質會與電極的貴金屬(如金、銀)或電解液發生反應,導致傳感器靈敏度下降、響應時間延長甚至永久性失效。 校準過程中,污染物會附著在傳感器膜上,使得“滿度”校準點(100%空氣飽和度)產生偏差,從而系統性地影響所有后續測量結果。 因此,溶解氧儀必須遠離化學試劑存放區、通風櫥以及正在進行化學反應的實驗區域。 三、 電力與操作環境 電壓的劇烈波動會對儀器的精密模擬電路和數字模塊造成沖擊,產生讀數噪聲,長期而言會損害儀器。應使用穩定的交流電源,并最好配備穩壓器或不間斷電源(UPS),這不僅防止了電壓波動,還能在意外斷電時保護數據和儀器,防止突然斷電可能引發的數據丟失或系統錯誤。 儀器本身的放置環境固然重要,但樣品測量前的處理同樣關鍵。理想情況下,樣品測量區應與儀器放置區緊密相鄰但物理分離。樣品攪拌、添加試劑等操作應在另一處臺面進行,防止水滴、試劑濺灑到主機上,造成短路或腐蝕。同時,用于盛放樣品的燒杯、比色皿等必須徹底清洗干凈,避免交叉污染。
本文連接:http://www.stshiban.com/newss-4063.html
|